和朋友喝完咖啡散步回他家的路上,讓他推薦了一條適合i人的獨旅散步路線,我指著地圖右上角的永觀堂問他去過沒有,他居然說還沒去過,然後順勢推薦我可以先去南禪寺再往前繼續散步。於是就有了這一趟賞楓的絕佳美景。
南禪寺(なんぜんじ)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禪宗寺廟之一,以壯觀的三門、枯山水庭園以及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色聞名。作為日本“京都五山之上”的名剎,南禪寺不僅是賞楓、賞櫻的勝地,更是體驗京都禪意文化的絕佳之地。
這裡有著名的虎の子渡し,石與白砂構成的庭園宛如一幅禪意畫卷,充滿禪宗的哲學意境。坐在庭園前靜靜感受四季流轉,能讓人遠離喧囂,體驗京都獨特的“侘寂”美學。南禪寺也是京都賞楓的代表景點之一,特別是水路閣周圍,紅葉與古老的磚拱橋交相輝映,險些楓葉中毒(tooooomuch)。寺內還有櫻花所以春天來也很適合。
特別推薦水路閣,這也是京都隱藏的絕美打卡點,這座建於明治時代的紅磚水道橋,與京都傳統寺廟建築形成強烈對比。許多日劇、電影都曾在這裡取景,是京都攝影愛好者的秘密聖地。下雨天的水路閣特別有氛圍,紅磚在雨水浸潤下透出濃厚的歷史感。橋洞下面非常多遊客在拍照,還有許多本地情侶們>
2024.11.27
從京都車站搭公車再步行前往永觀堂,參觀完畢一路順向至南禪寺參拜,再搭京都地鐵返回市區,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
/
前往東山山腳,留一日遊覽南禪寺。參觀前任住持的居所——方丈庭園,欣賞京都的傳統枯山水庭園,並瞭解南禪宗分支——臨濟宗的歷史。
南禪寺的美景、活動和體驗多不勝數。到達南禪寺後登上三門頂部,就可以一眼看到整間廟的範圍。從那裡出發,前往方丈庭園,在瀑布前飲一杯綠茶,或前往礫石園沉思片刻。方丈庭園旁邊就是紅磚砌成的水路閣。它建於明治時代 (1868-1912),現已成為一個旅遊景點。令人驚訝的是,這條水道如今仍然用來將琵琶湖的湖水引入京都。過了水路閣,就到了南禪院,一座棲身於群山之中的分院。請一定要在秋天前去參觀,欣賞寺廟中日本楓紅美景。
🔍IG: t.e_tastyeats
(2024.02
✨換裝結束後,我們就出發去南禪寺,結果發現那天竟然是我們旅途中最冷的一天。走在路上,冷風不斷地往我們臉上刮,手都快凍僵了,幸好媽媽提前想到帶了一雙手套,雖然只有一雙,但至少有點保暖效果,戴上真的有被拯救的感覺~
✨南禪寺的冬天有一種安靜而壯觀的美。
✨寺廟周圍的枯樹沒有了綠葉,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,但這些枯樹在冬天的背景下,格外有韻味。
✨寺裡的松柏依然翠綠,在枯樹之間顯得特別醒目,尤其是在我們漫步的時候,天空中不時飄落的雪霜輕輕覆蓋在屋頂上、石燈籠和地面上,讓整個南禪寺看起來更加寧靜,彷彿是一幅天然的畫作。
✨寺廟的結構本來就很雄偉,加上冬季的氣氛,讓我們更加感受到它的壯觀與莊嚴。儘管手凍得差點舉不動,但我們還是堅持拍了好幾張全家福,記錄下這個寒冷卻美麗的時刻。
✨站在南禪寺裡,周圍的靜謐與我們的笑聲形成了有趣的對比,即便冷得發抖,但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,大家玩得非常開心。
✨這次南禪寺之行,不只是寒冷的記憶,更是一段充滿美景和快樂的時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🌟若對其他美食店家心得感興趣,可以搜尋🌟
🔍IG: t.e_tastyeats
🔍Fansone:蘇西&莎拉的吃喝玩樂天地
南禪寺是位於京都市東部的知名禪宗寺院,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景觀,是許多遊客來京都時的必訪之地。以下是一些來自我個人經驗的南禪寺旅遊心得,希望能對你的行程有所幫助。
南禪寺創建於1291年,是臨濟宗的大本山。這座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,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日本傳統禪宗文化。寺內的方丈、大方丈等建築,都是日本傳統禪宗建築的代表,彷彿能穿越時光,感受古代禪僧的修行生活。
南禪寺的禅宗庭園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,
氛圍非常寧靜,即使是遊客多的時候,整個寺廟區域還是能保持一定的寧靜感。走在其中
總的來說,南禪寺不僅是一個可以感受日本傳統禪宗文化的地方,也是放鬆心情、享受寧靜的理想場所。如果你來京都旅遊,這個地方無疑是非常值得一去的。
進入南禪寺,首先需要穿過宏偉的「三門」這座三門被譽為天下龍門,是京都乃至日本的三大門之一。
南禪寺三門採雙層建築設計,上層為五鳳樓,遊客可購票進入參觀,並俯瞰整個南禪寺的壯麗景色。不過需特別留意,通往五鳳樓的樓梯非常陡峭,個人覺得相當耗力連攀帶爬的上去。高齡者腳力不夠或攜帶幼兒務必小心上下。
此外,南禪寺內的水路閣是一座由紅磚與花崗岩構成的拱形水道橋,也是賞楓和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。這座水道橋原本是為疏通琵琶湖的水路而建,當時邀請了著名的土木學家,巧妙地將水路設計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。如今,水路閣以其獨特的古羅馬風格拱門建築著稱,尤其在秋季紅楓的映襯下,更顯得古色古香,成為南禪寺內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。